2025年暑期,经济贸易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号召,以“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”为目标,统筹组织9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、400余名学生奔赴全国各地,聚焦理论宣讲、爱国教育、文化传承、乡村振兴等“三下乡”专题及“出彩中原”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,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行动。截至目前,多支“三下乡”团队获中国青年网、大学生网报等媒体报道,1支“出彩中原”团队登上河南电视台,彰显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扎实成效与广泛影响力。

理论宣讲下基层,深入人心促发展
围绕红色文旅与民生经济融合发展需求,学院部分团队赴郑州、西安、延安等地开展定点实践。团队成员们在纪念馆中结合史料向游客宣讲抗战历史;在敬老院里一边提供健康检测服务,一边传递尊老爱老理念;在社区中针对经济发展痛点制定专项方案。此外,团队还将实践中的调研数据、宣讲素材转化为可传播的成果,让红色理论融入群众生活,既为地方发展注入动力,也让青年在服务中深化对社会的认知。


红色足迹寻初心,爱国精神入人心
爱国教育专题团队循着焦裕禄精神、大别山精神、二七精神的印记,走进革命圣地开展实践。在纪念馆与博物馆内,队员们通过文物瞻仰、史料研读缅怀先烈,还主动为来访中小学生讲解革命故事,传递红色记忆。实践过程中,队员们深刻领会爱国精神的核心要义,纷纷表示将以青春行动践行红色精神,让革命薪火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。



踏寻文化根脉,传承千年薪火
此外,多支团队以集体实践模式,前往红旗渠、河南博物院等地开展文化传承活动。在红旗渠,队员们沿着渠岸实地感悟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”精神,通过现场宣讲将修渠先辈的奋斗故事讲给游客听;在河南博物院,团队成员深入研究文物背景,为群众细致解读文物背后的中原文化脉络,让尘封的千年文明变得可感可知,让革命文化与传统文化在互动中传承。


青春助农践初心,乡村振兴谱新篇
针对乡村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需求,学院实践团队深入开封、许昌、新乡、邓州等地乡村。在田间地头,他们提供农业技术指导;在村落社区,开展惠农政策宣讲;在农业合作社,培训村民农产品电商运营技巧。同时,团队还针对乡村产业瓶颈,制定特色种值养殖推广、乡村文旅融合等规划,并将优质农产品案例制作成短视频线上推广,切实助力乡村产业提质、村民增收。



青春绘就出彩卷,实践赋能新中原
此次实践中,学院2名学生、1支团队成功入选“出彩中原”主题实践。其中2名学生分别在南阳师范学院、周口师范学院实践,聚焦生态环境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,以专业能力贡献力量;“乡韵焕彩,文脉寻踪”实践团则赴许昌霍庄村,通过参观社火文化展览馆、体验道具制作、与村民深入交流,精准梳理社火非遗传承难题,并提出新媒体宣传、文创开发等建议,助力非遗活态传承与乡村文化振兴,相关实践获河南卫视报道,成为“出彩中原”的生动注脚。


2025年暑期,学院实践团队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,用行动践行青年使命。从红色宣讲到文化传承,从助农兴村到出彩中原建设,每一项实践都紧扣时代需求,每一份成果都凝聚着青春智慧。此次实践不仅为地方发展注入了青年动能,更让学生们在社会课堂中锤炼本领、坚定信念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深化社会实践育人模式,引导更多青年以青春之我、奋斗之我,在服务国家战略、助力社会发展中书写更多精彩篇章。(经济贸易学院 文/王秋瑾 刘宇涵 摄影/贾宇博 蒋丽琳 审校/岳鹏珍 审核/李刚)